胖肉肉包家 2021-04-09 08:27:46
前记
四年前去过厦门,当时胖肉才一岁多,我们住在曾厝安,逛了文艺店,踏了中山路,游了鼓浪屿,参观了厦大。
除了更文艺些,这座看起来和广东沿海城市并没有太大不同;攻略中各种惊艳的美食,也就感觉不赖。
3月初借着爸比去办事的契机,我们也背上行囊,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周末游。
草拟攻略
先随意写下想去的地方,想干的事情,想吃的食物,再做取舍安排。
1,万石植物园
(各地的植物园都是我必去的景点) RMB40
2,铁路公园徒步
(沿废弃的轨道徒步,穿越隧道)RMB0
3,中山公园
(我喜欢带孩子去各城市免费的市政公园散步,看各地的大爷大妈晨练和广场舞,和当地的孩子家庭聊天玩耍)RMB0
4,沙坡尾
(文艺小店聚集区,还有一个滑板场可以看滑板少年翻飞跳跃)
住宿
定下目标地,就可以开始选住宿了。
1,椰风寨
优:价钱适中,靠海,可玩沙,运气好还可以安排看日出;
劣:离想去的地儿都很远,虽然公车便利,旅途很费时间;、
2,厦大隧道口民宿
优:安静,去目标地交通也便利,可增加厦大和普陀寺以及附近市政公园的玩耍项目;
劣:民宿价格不算便宜,但评价却不算满意
3,中山路附近
优:离大部分景点都不远,但走路前往也不近,有点点鸡肋;
劣:质量环境参差不齐;
选择困难的时候,搜索到了中山公园地铁口附近的民宿,中山公园、中山路步行街、万石植物园、铁路公园,全部在步行可轻松到达范围,而且是两张床,对于四口之家简直不要太合适了。
二话不说,立刻下订。
交通
深圳到厦门,首选高铁,三个半小时可到达,非常便捷。
需要注意的是“厦门站”在岛内,离住宿地和景点较近,但车辆班次很少;
“厦门北站”在岛外,虽然较远,但班次很多,而且刚修好的厦门地铁一号线,北站可直接进岛,也有直达巴士,除了相对耗时间,也不会特别麻烦。
(早上六点多出门赶高铁)
行程记录
Day1:
12:00
抵厦,午餐在高铁上解决
13:30
抵达住宿,稍作梳理午睡;
15:30~17:30
补充少量食物,前往中山公园
公园徒步,参观免费的动物园,发现公园里有一个非常赞的儿童乐园,但是闭园时间将近,留作念想;
17:30~20:30
中山路溜达,觅食,拍拍拍
买一个小蛋糕,庆祝肉包的生日。
(烧肉粽,扁食,拌面,猪手面,奶茶烧仙草)
Day2:
9:00
铁路公园小走一段后,进入万石植物园
9:30~14:00
万石植物园徒步:万石湖—百花园—蔷薇园—新碑林—热带雨林—多肉植物区
(热带雨林定时“雾林”)
14:30~16:00
午饭➕休整:自助火锅
16:00~17:30
中山公园儿童岛
17:30~19:30
回家梳洗休整,少量晚餐
Day3:
9:00
早餐,
徒步铁道公园(鸿山隧道—大生里)
(鸿山隧道)
10:00~12:00
鸿山公园(登山,俯瞰思明,远眺鼓浪屿)
(鸿山公园)
(鸿山公园山顶,一览思明)
12:00~13:00
午饭,红领巾街心公园玩耍休息
(有一颗玩心,哪儿都是游乐场。)
13:15~15:00
华侨博物院,自然馆,陈嘉庚收藏展
(华侨博物院)
(自然馆)
(时同野鹤听涛去,或领山猿采药还。)
15:00~18:20
沙坡尾—中华儿女美术馆“实践的力量”版画展—世贸
(厦门的昨天和今天)
(路遇“实践的力量”版画展)
(世贸门口的可爱布景)
18:20~18:50
西北面馆晚餐(厦大附近)
18:50~19:20
顶澳仔猫街
(街头有家“四果汤”,很爽口。
满街色彩斑斓的猫咪雕塑)
(晚安,猫街!做个好梦,喵~)
19:30~20:30
徒步回家,结束行程
Day4:
慢悠悠收拾行李,吃早餐,坐公车到厦门站,在附近的商场晃悠,打包些餐点作午餐。
11:30高铁返深,结束愉快的厦门之旅。
(爸比偷偷许了诺,胖肉为了今年的第一个甜筒,
开心得跳了起来!)
(我们曾携手走过数万里的路,
或许终有一天, 我们都会淡忘,
但希望回忆中一起的日子,
如今日般温暖甜蜜。)
Tips
1,高铁时间时间长,孩子待不住,怎么办
e.g.我们带了开水,坚果,水果,土豆胡萝卜腊肠饭,故事书,便携小积木,ipad里下载了故事和电影;
2,防晒,防蚊,防脱水。
孩子们都穿长袖长裤,带帽子,但是看她们黝黑的肤色,还应该带上防晒霜的;
随身防蚊水清凉油;
出行疲累,保证每日水分维生素蛋白质的摄入;
3,随心而行,用心发现,惊喜就在转角处
从行程可以看出,比起一开始想去的地方清单,我们还额外去了中山路步行街,鸿山隧道,鸿山公园,华侨博物院,世贸,美术馆,猫街……
小伙伴们以为我们的“深度游”是攻略做得好,其实不然。
秘密在于留出空余的时间,沿着街头巷道去行走,看到感兴趣的有趣的,就停下来瞧瞧看看问问聊聊。
我们在水果店买了芒果,让店主现切成块,捻着牙签,边走边吃。
遛进蔬菜店,就买了5块钱4根的甜玉米,带回民宿煮了当零食吃,菜店老奶奶操着闽南语和我们唠几句,我们就哼哼哈哈开心地应和着,其实一个字也听不懂。
甚至我们为了上桥散步,直接翻了半人高的围墙(不违法,但不鼓励)。
这就是我们的行走,谈不上享受,更像是“苦行”。
比起排着队去打卡为“客人们”特别修建的华美景区,我们更想去过过当地人的烟火日子。
我们,不做旅客,做个归人。
同类资讯
Copyright © 天津河西区电视剧爱好组@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