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这部剧之前,我先把两句话撂前面。一、我不是杨幂和黄子韬的粉,更不是他们的黑。二、这剧我从头看到了尾。拒绝一切扣帽子行为。
《谈判官》是2017年到现在看得最生气的一部剧,没有之一,剧情糟烂到我想把编剧名字挂出来游街,三观不正到我想打人。
我随便给你们举几个例子。刚开始是两个打车软件大佬要谈判合并,一个国内的闪飞,一个国外的耶普。谈到一半闪飞老总不知道为啥下了谈判桌,把自己关到休息室不出来了。耶普的老总一下子懵逼了,然后就跟自己找到的中方代理律师说要是谈判不成,就让律师失业。
律师没办法就找了自己的好友,一个相当专业&知名的谈判官来和闪飞老总谈,希望能让这老哥回谈判桌继续谈合并。
然后这个谈判官来了,就跟闪飞老大说有很多司机利用两家争抢市场的规则漏洞,恶意刷单来赚钱,这样两家一直斗下去两家都得完,这样就专车市场也GG啦,我们这些想打专车的人可怎么办呐。老总你得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用户一个机会啊。
十几分钟的剧情,就没有一件事儿是对的。职业剧不专业这事儿我说过八百遍了,但我真没见过《谈判官》这么不专业的,就差把挂羊头卖狗肉写宣传海报上了。
我们都知道这段剧情是有现实案例的,滴滴和优步在中国市场打的头破血流,直到2016年8月,滴滴成功收购Uber,一家独大垄断了市场。
滴滴收购优步是多大的事儿啊,少说都得几个百人准备五六个月,谈判一个月能谈下来都要谢天谢地。就算拿脚后跟想也不可能有一方老总在谈判桌上反悔,以为商业是过家家呢啊?
还有,童薇(女主)说的那几句话都是屁话。我敢打包票,编剧他既不懂滴滴,也不懂用户,更不懂专车市场,真的有支笔就什么都敢写。
作为一个即将成为滴滴黑金会员的用户,我首先要说专车市场绝对不会完,如果今天没了滴滴,明天就会出现滴滴滴。蓝海市场在这里,只要有用户,专车公司就会层出不穷。
其次一家公司独大才是用户最不乐见的事情,在滴滴和优步竞争期间,不光司机能拿到补贴,用户也会有高额补贴,我有一段时间下班打车才四五块钱,合并之后就要八九块左右。
而且垄断就意味着绝对的话语权,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后天必须结婚,现在有十个人跟你求婚,话语权在你这儿,你随便选。可是突然biu有一个人施了黑魔法,其他9个人都消失了,你要想结婚,就只能和他,你乐不乐意?
这种完全没有逻辑道理的剧情一抓一大把,女主作为一个知人善用且成熟的leader,培养实习生新人就是跟她说让她学会长大,然后从加班开始。
我要告诉所有没有工作的小朋友,一个职场人,频繁通宵加班工作是非常不专业的行为。要么就是你领导或者公司不专业,给你的工作量过多,是不人性且违反劳动法的。
要么就是你不专业,你的业务能力没办法在有效的工作时间内完成正常的工作量,只能依赖加班完成。
所以不会有任何一家公司的领导会利用加班来实现员工成长,如果有一天你真的遇到了,那说明这个公司有问题。
除了在专业上逻辑不清,《谈判官》即使作为一部恋爱剧也是不及格的,里面所有的追妹子技巧,放在现实都会变成职场性骚扰。
黄子韬饰演的谢晓飞是个嚣张跋扈的富二代,单方面喜欢上了杨幂饰演的童薇,并且借着工作之便对她展开死缠烂打的攻势。
但是他的追求方法对女生来说,真的是烂到极致。第一次加杨幂的微信,就当面看杨幂的朋友圈,并且指点江山的点评。
凌晨打电话,杨幂说了太晚了准备休息了,还疯狂发表情包。在没见几次的情况下就问人家的私人感情生活啊。#安全距离啊安全距离,晓飞你清醒一点#
这些都只能说他情商低尬撩,追求女生的技巧很差。但是他借着工作机会对女主做的很多行为,有人要是在现实生活中借用过来,指定被送到警察局。
两个人最初是在工作之外有小交集,并且是不太愉快的那种。第三次见面,黄子韬成为了杨幂的甲方客户,所以黄子韬N多次借着工作的缘由骗杨幂出来见面。
像是第三次因为工作见面的时候就尾随她到了地下车库,趁着杨幂解锁上车,他打开了副驾驶的车门,坐了进去。#开车的妹子在现实生活一定要注意,以及小心#
看到女主要和男二出去吃饭,他又拿着工作借口强行带走女主,并且也带她去吃饭,并且故意整她,逼她喝酒。
女主都说了自己对海鲜过敏,还各种要挟,强行逼迫女主吃。
恕我直言,所有强行逼迫女生喝酒的男性,都low!爆!了!还有你们知不知道过敏是会死人的,只要引起上呼吸道综合症,就非常有危险,有窒息的可能性?
这种情节真的让get不到丝毫的有趣和甜。在女主对男主不太相熟的阶段,男主强行和女主发生了很多肢体接触,搂肩、摸头、无限贴近。女主的肢体语言明显是抗拒的
最过分的是,最新的一集男主把女主以工作的名义骗出来,带到了荒郊野岭,趁着女主睡着了,要偷亲她。
最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女主说男主变态,男主说:你抹那么香,不让人闻啊你还。
我X了,你们告诉我,这和那些“你被骚扰还不是因为你裙子穿的短”的论调有什么不同!!#我懂是电视剧人设需要,我也懂剧情需要推进,但我真的接受不了这样的情节#
说实话现在市场上烂剧一抓一大把,三观有问题的剧也随处可见,这种现象存在就已经是相当病态的了。而《谈判官》的收视一路飘红,甚至拿了收视冠军。
这让我很难受,比起粗制滥造的电视剧爆红,我更害怕一部三观不正的剧红。它打着职业的旗号做着极其不专业的事儿,传达了太多的错误讯息,我们是有判断力的成年人,但不代表成千上万的观众都有。
湖南卫视寒假黄金档,破1的收视率里,小学生们中学生们贡献了多少?而谁又能保证,这些看过这些情节的人不把剧情当现实。
我们这一代孩子,从小有律师梦、医生梦、警察梦的人特别多,你要问他们为什么,有好多人都会说小时候看港剧,觉得他们特别酷,就特别想成为一名律师/医生/警察。
那现在的孩子们呢,他们将来会不会也为了撩妹子吃一盒胃药坚持一晚上不洗胃就为了卖个惨,他们会不会不懂什么叫人与人的安全距离,把不礼貌的肢体接触当正常,他们会不会把逼着女孩子喝酒当做喜欢的表现?
那女孩儿呢,女孩儿们长大了,在职场遇到了这样的客户,因为电视剧给过暗示,所以她们就以为这些过分的侵犯举动是正常的?
我不是在杞人忧天,因为文化影响这东西是真实存在的,电视剧是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生活成长历程中会接触的东西,它输出的观念就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小到审美,大到价值观。
那现在我们要怎么办,我不知道了。看了8集《谈判官》,看着1.2%的收视率,我真的绝望。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天津河西区电视剧爱好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