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大圣请归来!

2023-05-18 23:00:13



伴随几代人的成长,一部无法超越的电视剧——这首歌,你还记得吗?

                                          从很久以前说起,出生于80、90年代的孩子,记忆中总有这样的场景,每当放学暑假,一群孩子就会围坐在电视机前,一听到这个熟悉的旋律,他们就止不住地拍手叫好。似乎让这些孩子安静下来的唯一理由,就是看到大圣。

今年六小龄童老师已经56岁了,距离他演《西游记》已经整整30年。他塑造的孙悟空形象深入人心,赢得了亿万观众的喜爱,陪伴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长。

此前,六小龄童老师曾经表示自己在精心的筹备节目,并说“只要他们需要,我随叫随到”。可是,他并没有收到春晚节目组的邀约,也就是说,春晚连考虑都没有考虑过他。他在带病参与,周周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难怪百事可乐的广告第一次让小编感觉这不是广告,这是走心,是承载记忆,是情怀!!



于是,央视春晚微博下的评论,被网友*了几十万条!!


猴哥还是那个猴哥,一点没变。


网友立马泪奔,满满都是童年的回忆啊!

但是央视依然看不到群众的呼声,晚点他们发了一个声明:


这下网友就炸了!啥玩意儿?!猴年春晚没有大圣?!你的央视春晚的吉祥物“猴赛...雷”那么丑(美),肯定是妖精变的,才不敢让大圣去!


谁关心那些根本不想看的节目泄不泄漏啊!

你就直说,观众想看的节目到底有木有?!

网友:春晚可以花大钱请来棒子,却不请会耍棒子的人,却不曾记得属于自己的传统.....

网友:我心目中的春晚开场节目是这样的:音乐声中,六小龄童 先生扮演的大圣身着金甲、头戴金盔、手持如意金箍棒,出现在舞台正中,喝一声:俺老孙来也!然后,台上台下,涌出好多穿红衣的小猴子,热热闹闹来个金猴闹春,多喜庆!这画面想想就暖。.

网友:今天看到大家集体刷六小龄童还觉得是不是有些跟风。后来到晚上看到一个美猴王的视频,突然就哭了。想起来以前全家看西游记的日子,真是好怀念。今年春晚如果没有美猴王,真是会好遗憾。

网友: 猴年有大家都认可的大圣来表演是多好的事儿啊。

网友: 我觉得这是一下就能想到的而且最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啊!这届春晚导演别说水平了,连情怀都不会撒,简直了。

网友: 今年的春晚导演为啥要错失这个被表扬的机会。

网友: 央视做了30多年,已经越来越不记得这个晚会办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老百姓看的开心的了。

网友: 我觉得即使六小龄童版大圣在台上嗑瓜子吃桃子我都能看到零点倒计时。

网友: 看来央视好像一直都搞不懂大众的口味啊,其实我们要的并不是完美无瑕的节目,我们想看的只是那份用心,那份情怀…真想不明白春晚那么多明星可以上,为什么有几代人记忆的美猴王却不行......

网友: 鲜肉总会变老,经典永远年轻,文化需要传承,猴年春晚拜拜。

网友: 春晚的意义本就是在阖家欢乐时勾起铭记大家共同的意义。那么猴年我不知道有谁比老师更适合共同想起共同记住。


网友: 年的猴年意义我觉得不一样,十二年才有一次,看西游记最多的我们这一代刚好长大了,孙老师59年的,如果今年的猴年上不了春晚,下一次猴年他就69岁了。

网友: 春晚不就是给我们看的吗!我们说吉祥物丑,春晚不管,我们说想看猴王,春晚也不管。收视率一年比一年低怪谁,根本不考虑大众需求和大众审美。



距离1986版《西游记》亮相已30年。但上妆后,竟完全看不到时间的痕迹。哪怕恍若隔世,可这似乎还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美猴王!

依旧是那金红色的盔甲,依旧是如此的意气风发!大圣归来,一点都看不出来咱们的大圣已经快60岁了......

然而央视直接忽略。下一个猴年春晚要12年后,他已经快六十岁了。我们长大了,他却老了,时间并不会给我们太多机会了。而央视春晚微博下几十万呼唤猴王归来的评论相关人并没有看到!

其实,他原本并不是章家猴戏的第一继承人,然而他的哥哥小六龄童17岁不幸夭折,延承猴戏的重任落到了他的身上。为了拍摄86版的《西游记》,他曾经每天早晨顶着太阳,练就“火眼金睛”。他还与猴子朝夕共处,琢磨和模仿猴子的神态动作。这些苦工加上天赋,成就了他独一无二的“美猴王”表演。

当时《西游记》拍摄非常辛苦,由于条件和技术的限制,拍摄过程也非常缓慢,一共拍了六年才完成。然而,这个版本的《西游记》却成了至今无人超越的经典。这部中国观看人数最多的电视剧,就这样被节目组遗忘了。如果是往年,大家也不会说什么。但今年是猴年啊!而且是86版西游记首播的30周年,春晚就这样无情的忘掉了西游记。



情怀总是需要时间怀念,耐心阅读,下方有彩蛋哦~~



1982-1988年、1998-1999年,先后共发行二部:《西游记》25集、《西游记续集》16集。由杨洁导演,六小龄童、、徐少华、汪粤、马德华、闫怀礼主演。而西游记的拍摄难度不亚于唐僧取经。

82年西游记拍3集在央视试播,开始有了名气。于是有人指责导演拍电视剧游山玩水。其实剧组的条件非常艰苦,每顿饭只有5毛钱的配额,到广州时一碗饺子2块5,才6个,根本吃不饱,导演自己掏钱给工作人员吃饭。 

为了找到符合剧组要求的场景,杨洁导演带领团队,走遍了全国除西藏、青海、宁夏、湖北、台湾之外的26个省。拍摄时,主创人员多次遇险,杨洁有次差点从山上跌入悬崖,师徒四人拍摄走过瀑布的场景时也差点滑脚跌落。就连白龙马,也曾多次遭遇跌落沟渠等险情。

 

西游记的导演和摄像其实是夫妻,两个人一起在外天南地北拍摄此剧长达6年,无暇照顾家中12岁的孩子丫丫。因为经费少安全措施只好节约。吊威亚的时候,演员常常受伤,有一次闫怀礼(沙僧)170多斤重,摔在摄像师王崇秋的脑袋上,摄像师当场就晕过去了。

82年刚拍西游时剧组缺乏指导,大家不知道特技怎么弄。摄像王崇秋想尽办法都缺乏真实感,碰巧遇到一个香港人说得把人吊起来。但他也是圈外人不懂内里,于是剧组就去香港学习吊威亚,终于成功。

当年吊威亚是非常危险的事,常常威亚的绳子都磨得很细了,还在冒险用。师徒四人每次吊完威亚,都要庆幸自己又活下来,尤其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主要吊威亚的,每次结束后无摔伤,都互相击掌欢庆一番。师徒四人都摔下来摔伤过。

剧组里没有区分主演和配角,主演的待遇和其他人是一样的,没有助理,没有保姆车,没有优待。拍摄结束后一样要和剧组一起搬运几车皮的设备工具。缺少龙套演员的时候,一样要和剧组一起化妆救场。 

现在说西游拍了六年都是称赞,其实25集拍摄用六年是无奈的结果。只有一个摄像机,不能同时多角度拍摄,效率很低。 

由于西游在央视受到非议,所以央视组成调查小组。调查发现,原来剧组特别艰辛,经济困难,连基本拍摄设备都没有。随后一切回到老样,央视命令剧组停止西游记拍摄,直接拍个尾结束,当时只拍了15集不到。杨洁和央视努力争取谈判,多次谈判之下,终于得到松口得到央视首肯,可以自己找资金继续拍摄西游后,剧组到处找资金。其中,在央视腰斩西游后,是“蜈蚣精”李鸿昌到处找资金,。可是物价上涨,景点收费,这三百万已经拍不了剩余的全部15集,原定三十集的西游记,只能忍痛砍掉5集。

 

李鸿昌本是西游记制片副主任,一人分饰7角:渔翁、黑狐精、多目怪、驿丞、大臣、接引佛祖,客商。因导演发现李鸿昌小龙套演技很好,就给了他一个大角色蜈蚣精。,挽救西游于危难。 

王希钟,西游记的造型大师,除了设计那些神魔妖道的形象,他也在剧中扮演一个人物--金顶大仙。这些都是王希钟大师设计的西游记中的各种造型。 

很少有人知道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其实有600度近视200度散光,他瞒着导演进剧组,刚开始孙悟空经常打到其他人的脑袋,还出过血,以至于当时没有人愿意和孙悟空演对手戏。导演表示嫌弃,但是发现孙悟空单独武打很好。这才知道他是近视眼,又嫌隐形眼镜带着不舒服。

剧组一开始找不到白马,就用黑马代替,刷一层白漆,每次到河里,河水都白了,从河里站起来,又是一匹黑马。当年拍戏因为特技条件差,大家都经常掉到河里去。

 闫怀礼一人分饰9角:沙僧,牛魔王(第2集官封弼马温),千里眼,太上老君,和尚(祸起观音院),老者(猴王初问世),卷帘大将,御马监里的一个监丞,西海龙王。

 

沙僧的扮演者闫怀礼于2009年4月12日因肺部感染在北京去世。享年73岁。4月12日正巧也是六小龄童的生日,自此之后,六小龄童再也不过生日了。

“八戒”耳朵掉了一只,虽说当年的条件实在是有限,但是在杨洁导演的精益求精的态度下,86版西游记的场景,造型都不输如今翻拍的几版。重要在于是否走心,而不单单是技术。 

了拍摄这部经典,背后很多人付出无数的心血,并不是常人所能看到,所以,我们都懂这份情怀。而六小龄童老师的一段话,真是看到眼角泛酸,我每年的年三十儿的工作都会空下来,只要央视春晚要我,我一定上!



我们爱超级英雄,我们喜欢各式各样的热血人物,可是要知道孙悟空可是陪伴了好几代人的经典,什么钢铁侠,蝙蝠侠,蜘蛛侠统统靠边吧,爱憎分明的大圣才是我们的超级英雄,猴年春晚,我们真的想看大圣!!!


引用“猴王”说道一句话:哪怕上台吃个桃儿,我都能下饭!就冲这句话,多少人一瞬间就泪奔了......

不用多说,无论大圣能否上春晚,已经不重要了,重拾属于几代人的记忆更重要。因为这是我们的文化,这是我们的成长印记。

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天津河西区电视剧爱好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