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翠,杭州人,生于1907年,其父陈蝶仙,号天虚我生,为鸳鸯蝴蝶派文人,又以无敌牌擦面牙粉致富。其兄陈小蝶也是当时名诗人。她寓所在金神父路(今瑞金路)金谷村,常有鸿儒往来,雅韵逸兴,称一时美谈。
小翠自幼聪慧过人,13岁能吟诗。词学家叶嘉莹在一篇文章中道:“那时她父亲不在家,她给父亲写信时常常要在后边附上几首诗。开始,她父亲以为是她母亲写的,或是她写后由她母亲改的,其实,那就是陈小翠本人的作品。 ”
她诗词功底源于家学,诗风婉丽俊逸,时有气度豁达之作,如“何当冰雪深千尺,倚马长城草檄文”、“劳生消尽诗人梦,便有天真已不多”,均非寻常脂粉笔墨所能比。 《兼于阁诗话》选其词作八首,以“灵襟夙慧,女中俊杰”目之。识者谓陈小蝶诗胜于其父,陈小翠诗又胜于乃兄。
上世纪40年代,陈小翠与沪上冯文凤、吴青霞、汪德祖、谢月眉、顾飞等闺阁名流一道创办了上海女子书画会,为现代美术史留下一页靓丽篇章。她因文笔了得,还担任《女子书画会刊》编辑。解放后,受聘于上海中国画院任画师。她曾师从杨士猷,冯超然学画,尤擅工笔仕女及花卉,画风隽雅清丽,蕙心兰质,属雍容华贵一路。 董桥曾撰文说她工笔堪称一绝,然画作所传甚希,今可见者,画面点染清纯、精致而不失洒脱。施蛰存著作 《云间语小录》的封面山水即其佳构。施尚有赠诗《读翠楼吟草得十绝句殿以微忱2首赠陈小翠》云:“臣妹才曾亚左媛。贤兄纸贵醉灵轩。清华典怨诗兼画。各有风流绍栩园。 ”道其一门风雅之家声如此。栩园是其父蝶仙的字,醉灵轩是其兄小蝶的斋号。
或许是应了天妒英才的旧话头,陈小翠的婚姻很不幸。早岁与诗人顾佛影感情甚好,陈父因嫌顾贫寒,思仰攀高门,她26岁嫁与浙江督军汤寿潜之孙汤彦耆为妻。诗文集《翠楼吟草》即做陪嫁。婚后不久离婚。虽仍不能嫁与顾诗人,但鱼雁时通,深情款款。安持老人陈巨来《陈小翠》一文,记述顾佛影临终前不愿小翠负此不好名声,将其与小翠唱和之诗文付之一炬,令人唏嘘。现仅存 《题大漠劫后集》《大风雨日写示大漠》《金缕曲·寄侯佛影居士病中》寥寥数首。
,2次逃离上海躲避动乱,均被闯将们捉回。作于1966年的诗《避难沪西寄怀雏儿书》云:“痛定心犹悸,书成鬓已丝。谁怜绕枝鹊,夜夜向南飞。 ”沉郁凄凉之况味可知。女儿汤翠雏远嫁海外,陈的晚年颇孤单。 1968年,孤傲的她引煤气自尽。
《开户觅秋图》
落叶荒村急,寒星破屋明。
不眠因酒薄,开户觅秋声。
《湖上》
积雨逢晴草怒生,荒 四月暑相寻。
前山斜日筛疏影,竹裏僧归路半阴。
《西溪》
田家人罕见衣冠,稚子惊呼立钓滩。
我自羡渠渠羡我,两边都当画图看。
《湖楼》
绿杨楼阁女儿家,一带红阑抱水斜。
照影春波人似玉,绣襟杂缀白山茶。
湖风吹冷欲添衣,画阁烟昏燕子飞。
临水人归看不见,晚灯红过柳边堤。
《题画》
猩色屏风一桁斜,吴棉熨体薄於纱。
催凉十日潇潇雨,秋在门前红藕花。
《荒寒戏占》
物外馀生一味闲,笔 茶 更萧然。
荒寒屡动迁移计,老树留人住过年。
万梅潮涌望湖楼,天半风帘响玉耻。
雪压阑干花压雪,最高山阁独梳头。
《春闺》
满天风雪落珠玑,邻院箫声隔紫薇。
十二楼台春似海,红灯簇处美人归。
半臂鲛绡袭嫩凉,月明时节爱凭廊。
玉肌新扑莲房粉,难怪蔷薇花不香。
小小芳塘雨过时,莓苔沿绿上疏篱。
蜘蛛独自添情网,一半聪明一半痴。
《山居》
小阁窗扉压水开,一年春意视莓苔。
山家莫道无人到,时有流云入座来。
《为郑逸梅先生画花鸟占题》
微禽身世可怜生,风雨危巢夜数惊。
借得一枝心愿足,夕阳无语自梳翎。
《湖上闲居》
南屏山色日濛濛,向晓微闻渡水钟。
一幅红帘隔春雨,提壶人在杏花中。
江南小女画眉弯,茉莉如珠簇两鬟。
怪船娘太粗莽,兰桡汤破月华圆。
细雨无声三月暮,小楼重到一年馀。
卷帘十日清闲甚,坐看云山卧看书。
《新居题壁》
镜裏穠花媚晚春,银屏罨画摺香尘。
绿杨楼阁春人笑,招取流莺作比恽。
别院风飘千点絮,窥窗人隔两重纱。
错疑梦醒菰芦岸,吹满一声香雪花。
头衔旧署司花令,小阁新开咏雪楼。
一笑临池写新句,天花如雨扑帘耻。
《春闺》
银灯珠箔逗晴光,宝鼎浓熏麝脑香。
闲煞小鬟无 事,水晶帘背捉迷藏。
《冬夜》
疏离一折水之涯,时有幽香透碧纱。
输与东风饶画笔,晚窗濡月写梅花。
《桐荫试砚》
纱衣天气人如玉,午睡刚刚足。
起来只髻未曾梳,先向梧桐花底学真书。
浓荫满院蝉声绿,碧砚宜新墨。
座中谁是卫夫人,好把簪花题遍石榴环。
《题汪兆铭双照楼诗词稿》
双照楼头老去身,一生分作两回人。
河山半壁犹存末,松桧千年耻姓秦。
翰苑才华怜俊主,英雄肝胆惜昆仑。
引刀未遂平生志,惭愧头颅白发新。
感谢观看、评论、转发
更多精彩请关注《第一收藏》微信公众平台
ID:shou---cang
更多精彩内容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天津河西区电视剧爱好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