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报批评《谈判官》的几点看法

2023-05-10 14:56:27

自从我国有了文艺方面的审查制度,凡公映的影视作品,无不盖着审批字号,像死猪身体上的检疫章,证明它的无害。然而无害之上还要有益,审查之外便仍需批评。何况,审查难免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一不小心漏了什么毒害,尤其要指望批评的提醒。。较奇特的,是作者把它当做滥竽充数的现实主义作品来批评,然后又判定它是一部偶像剧。我想,作者是不至于蠢到仅凭一个题目便判断它的题材,真正的苦心,是在“现实主义回归年”上。《谈判官》不过是祭坛上作者用来祈求“现实主义回归年”的牺牲罢了。然而建国以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一直是主流、时尚,本不存在什么“回归”。现在又来谈“回归”,则证明这个“回归”只是作者之流心中的现实主义的回归。这个“现实”和其他人眼里心中的现实也并不一样。这是很易理解的,毕竟,连奋斗、梦想、幸福这些字眼在不同流的人心中涵义也早已各不相干,彼此间宛如生活在平行世界中。

 

官媒批评的作品,若真有毒害,是决不止于批评,一定会被下架整顿,或者禁播。毒害程度不同,缓急也就有分别。我国是依法治国的,一般的,是要先发布几条文件、通知,然后正大光明地用力治理,远有同性恋题材的禁止,近有视频剪辑的规范;偶然也会碰到毒害太烈的,那就不顾上什么金科玉律,必须马上壮士断腕,立刻封杀,例如电视剧《白鹿原》。当然,人们都清楚断的是谁的腕。尚在播放的作品,正表明它是官允的无害、微害、或是有益。作者说“观众对现实题材创作充满期待”,事实上,观众只对优秀的作品充满期待,并不限于什么主义、什么题材。

 

,但公众号上,则题为“忍无可忍!,比如…”。我老实说吧,这题目上的惊叹和悬疑,是一众标题党烂熟的伎俩,高级点的公众号都已摒弃。然而,、煽动性极强的标题。但这回的标题还有一点特别:“滥竽充数”又“假装”这样刺眼的语病竟也出现了。

 

还有文中反复提到“悬浮”,“悬浮于生活”、“悬浮于时代”、“悬浮于人性”,“悬浮”是真的,这“悬浮”也是一种现实,假以时日,创作者都投身于怎样过审,那就不止于“悬浮”,很可能是逍遥游在云里雾里了。

 

马上跑题,就此带住。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天津河西区电视剧爱好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