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无声的小雨中,呼吸着湿味的并夹杂着鲜花芬芳的空气,心情万般舒畅,感慨万千、浮想联翩---雨,作为浩瀚环宇万千自然现象存在的其中一种,它不仅给了不同的人们以不同的遐想和心情,而且让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留芳千古的佳作。如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雨微微,烟霏霏,庭半拆开红蔷薇。”都是人们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佳句。雨,虽有春雨、秋雨、暴雨之分,但无论是“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中的雨,还是“雨打芭蕉”、“雨映寒空”中的雨,都是人们对一种象征和物喻倾情投入和倾诉的对象。真可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其实,雨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域都会有着各自不同的妙处,给人的感觉也不同。如“春雨贵如油”,那是人们希冀与企盼的;“小楼刻竹听春雨白昼垂帘看花落“,那是悦耳的雨声动听的让人不忍离去;”“雨过楼空昨晚寒,此心时暂酒边宽”,那是雨后风起楼空且有袭人的凉寒,给人的感觉只是借酒消愁的;“夜雨剪春韭,心炊间黄粱”,那是农家小院庄户人家欣欣向荣的景象;“雨声霏霏雀劳力,长嘴饱满短嘴饥”那是讽刺社会贫富不均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那是每个人应给发扬的美德。
我爱春雨,它轻轻柔柔,细细长长,潇潇洒洒,温温雅雅。虽没有呼啸淋漓的狂骤,没有波澜壮阔的倾泻,可它那青丝如赋词,绿线似吟诗的形象,如春梦般搅荡我心潮涌起阵阵涟漪,似春蚕春芽把我的思绪倾注昂扬的活力。
我也喜欢秋雨,它渐渐沥沥,缠缠绵绵,丝丝缕缕,凄凄楚楚,带着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茫然与迷状,让人苦恋,叫人萎靡。如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末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但是,秋雨也绝非都是如此,如柳永和欧阳修的“万荷倒映月痕绿,一雨洗秋山骨青”、“雨过林霏清石气,秋将山翠入诗心”的秋雨,就让映现出振奋人心的愉悦神情。
朋友,让我们在春雨中陶醉,在秋雨里成长,在暴风雨中翱翔,放飞出自己的理想和美丽的心情!
杨廷月:翼城杨家垣村人,现铁路退休人员。长期爱好文学,先后在翼城文艺、临汾文艺、临汾报、人民铁道报、北京铁道报、旅游杂志等发表过报告文学、小说、小小说、散文、诗词等作品。